- · 《经济体制改革》栏目设[09/30]
- · 《经济体制改革》数据库[09/30]
- · 《经济体制改革》收稿方[09/30]
- · 《经济体制改革》投稿方[09/30]
- · 《经济体制改革》征稿要[09/30]
- · 《经济体制改革》刊物宗[09/30]
新中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研究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吴利学(1977—),男,河北唐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游子安(1996—),男,广东佛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
吴利学(1977—),男,河北唐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游子安(1996—),男,广东佛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建国70年以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之迅速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几代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的探索。在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之际,有必要对以往经济体制的探索进行回顾,以把握经济体制研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此,本文将根据建国70年以来中国学者对中国经济体制相关研究的时代和其研究主题进行梳理,并与相关史实相联系,考察不同时期中国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这些对经济体制的研究本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此,一方面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建国70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过程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今后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体制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以及相关研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更好发挥今后经济体制相关研究对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积极指导意义提供经验。
中国学界对于经济体制的研究大多与当时的政治思潮及经济现实有较强的相关性,具有较为显著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作用的探讨,此时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资料价值的存在性以及价值规律是否发挥作用。此后,由于一系列政治运动,特别是十年“文革”的冲击,国内关于中国经济体制的学术讨论基本上沉寂,直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前实践探索中的各种代价使得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渐暴露,学界开始思考计划主宰一切的策略是否依旧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学界对中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围绕市场与计划的关系(包括所有制和经济分配方式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也开始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领域涉足。
根据建国70年来经济学界关于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历程,我们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全面改革时期(1992-2012)和经济新常态以来(2012年至今)。下面本文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和对材料的理解,对以上划分的各个时期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研究的重点内容和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评述。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价值规律作用的相关研究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改造成国营企业、进行土地改革并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等方式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至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国家财政经济情况也有所好转,国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拉开了中国国民经济公有制成分取代私有制成分的进程序幕。这一时期,学界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资料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规律是否有作用这一方面。部分观点受到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内经济流通领域内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商品,其价值只是形式上的事情。但也有部分学者补充说,上述的观点是“对比着真正的完全意义的商品而言的”(骆耕漠,1956)。对于价值规律的作用,计划管理范围越大,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空间就越小(薛暮桥,1956)。集体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的存在才使得价值规律发挥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发展与非公有制的消亡,商品交换完全消失后,价值规律便不再起作用。这些研究认为价值规律仅因非公有制存在而起作用,价值概念本身也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商品关系消亡而被抛弃。
另外一种观点则坚持价值和价值规律依旧存在且发挥作用。如孙冶方(1956)认为,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价值规律的意义在于考察生产是否落后,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下依旧能够发挥作用,且能成为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工具。吴海若(1957)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这种价值规律的作用得以发挥,除了公有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不得不保持商品交换,还因为当时的劳动存在本质差别,必须通过价值来衡量劳动的消耗和补偿。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需要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让步。价值规律和价格政策对社会主义生产和供求关系也仅有辅助性调节作用。顾准(1957)对价格调节生产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通过经济核算调节生产的,因此价格的存在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南冰和索真(1957)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仍旧存在价值的原因,并强调了价值规律对国家计划管理的积极作用。这些研究对于价值规律的意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而不仅限于商品关系。
文章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网址: http://www.jjtzggzz.cn/qikandaodu/2021/0401/653.html